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刘伟:一张“施工图”绘制“中国人民大学梦”

2018-01-04 人大重阳
点击↑↑↑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4800字,读完共需6分钟

【编者按】《光明日报》1月2日专版聚焦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原标题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并配发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文章《迈向“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日前揭晓,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14个A类学科,A+学科数全国第四,人文社科学科A+学科数第二”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报告。


结果甫一出炉,人民大学随即公布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尽管同日发布方案的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但这所以人文社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在方案上也展现了与其他高校不同的定位——尽管也分为三步走,但它并没有通过数字的变化整合,给大家描绘未来的愿景,而是把“立德树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辟出专门的篇幅告诉大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要怎么做。


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可以说,我们是在用`工匠精神’打磨这一份方案,无论是方案的编制过程,还是方案的最终呈现,都凝聚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告诉记者。


让我们看看人大的三步走——

“第一阶段:改革先行、夯实基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先导,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第二阶段:全力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扶优、扶特、扶需、扶新’原则,立足关键性学科的优势特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第三阶段:全面提升、进入一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建设学科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的紧密衔接。在可比指标上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力争若干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那么,人文社科类高校应该怎样迈入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在分析报告时这样说:“实际上,我们的这份报告主要处理了两个规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主要解决了两方面的关系: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关系,人文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的区别和联系。展现了三方面的特征:导向性、现代性和国际性。”



“围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突破,努力成为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力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不可替代’,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上‘不可替代’。”刘伟进一步指出。


就这样,中国人民大学用一张“施工图”绘制了专属的“人大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保持和巩固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关键学科领先优势不断加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提升话语权?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却从没有停过,这些论调中,甚至不乏一些西方知名高校的知名专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冯仕政看来,这正是人文社科类高校努力奋进的理由之一。“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冯仕政说。


“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将始终坚持‘面向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一主线。社会学一流学科建设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但所有这些方面只有统一于这一主线之下,才有灵魂,才有方向,才有归宿,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摆脱相对于西方社会学的边陲地位,建立起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觉和自信。”


“我们先后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和‘挨饿’的问题,但现在还没有解决‘挨骂’的问题。要解决中国发展模式和道路在国际上‘挨骂’的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揭示因此而来的道路选择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手中,研究者们往往从西方的兴趣和理念来观察中国问题,得出许多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的结论。要改变这种状况,亟须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基于自己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社会学必须扎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加深本土化丰富想象力,通过丰富想象力提升话语权。”冯仕政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还分成了“珠峰”“高峰”“高原”,希望通过建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自然生长培育机制,使优势学科优势更加明显、特色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基础学科基础更为牢固、支撑学科支撑更为有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一流大学的建设重在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促进学校的整体特色发展,要注重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示范带动效应,处理好‘高峰’与‘高原’的关系,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刘伟说。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在采访中,不少教师都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目标如何达成?


方案中这样告诉我们:“回归本源,培育英才”。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品行高尚、能力卓越的拔尖人才。通过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博士选拔机制改革及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


除了人才培养细节到位,在人文社会学科提升国际影响上,也“针针见血”。“强化全球问题意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引导优势学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方面下功夫,提炼标识性概念,提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通过搭建跨国研究平台,建立海外中心,探索设立国际研究基金,与世界主流学术圈开展交流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在制度改革上,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措施。“建立健全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学科预警的监测职能、绩效评估的配置成效,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体系性管理架构,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管理服务一流化,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优质制度保证”。


“学校的发展饱含着几代人的理想追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和体制的优越性,凝聚人心。`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关键性学科建设,而是学校整体建设,努力做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


迈向“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记者:这份“双一流建设方案”出炉了,能不能谈谈方案的出炉过程以及特色?


刘伟: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论证和实施过程其实是一个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过程。国家相关方案出台后,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近中远期建设目标。前后经历半年多时间。学校28个职能部门,29个学院系参与了方案编制工作,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近50次,组织了2次校内外专家咨询论证会,召开了30次左右的座谈会,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完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一批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红色高等学府,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和摇篮。作为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80年的办学历程,是我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和生动缩影。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掉底色,不忘本色,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

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学科评估中,人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人大80年办学历程中,最亮眼的成绩、最大的成就在哪里?


刘伟:时代的呼唤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更高期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下,学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引导一流学科在解读中国实践、创立中国理论方面下功夫,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表率,全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国人民大学首批入选“一流大学”梯队中的A类高校。中国人民大学14个学科获国家遴选认定为一流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国领先。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哲学、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按照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口径,入选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三。

记者作为人文社科特色突出的高校,“双一流”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刘伟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信、话语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起先导作用的是坚定教育自信,坚定哲学社会科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因此,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当前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要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样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学校一直强调要在全球高等教育的坐标中去竞争、去发展,要主动到世界舞台中央去展示,在国际坐标中去谋划,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标准和人大方案。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科都要强化全球问题意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引导优势学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方面提炼标识性概念,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通过搭建跨国研究平台、建立海外中心、探索设立国际研究基金,与世界主流学术圈开展平等交流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历史悠久,两千年前的《大学》即提出“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双一流”建设首先应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华民族以新成就、新面貌、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且正在以新活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这一重大历史方位,加强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举措,我们应当不辜负历史和时代赐予我们的发展机遇,不辜负国家和民族赋予我们的责任,坚定信心,奋力前进。


以陕北公学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高等教育成长发展历史表明,我们党不仅能够创办一流大学,而且党的领导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学校“双一流”建设自信的基础所在。学校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牢牢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契机,全力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力争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的代表,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造就一大批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栋梁之材的榜样,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深度】刘伟: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并非简单替代

【校长致辞】刘伟:高水平智库架起了“知”和“行”之间的桥梁

【聚焦十九大】靳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长按右边二维码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官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